2023-04-16 07:52  个人简历
  于丹
 
  于丹,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古代文学硕士、影视学博士。教授“中国古典文学”、“影视学概论”、“电视理论思潮”等课程。于丹是知名的影视策划人和撰稿人,出版《形象品牌竞争力》等专著多部,在重要学术刊物发表专业论文十余万字。是古典文化研究者和传播者。为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今日说法》、《艺术人生》等50个电视栏目进行策划,现任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科教频道总顾问,北京电视台首席策划顾问。
 
  概要
 
  于丹,中国古代文学硕士。2007年讲解《〈庄子〉心得》、《游园惊梦·昆曲之美》。2015年1月出版《于丹字解人生》。2016年1月22日获“当当年度影响力作家”文化贡献奖。
 
  人物简介
 
  于丹,著名电视策划人,被誉为中国电视业的“军师”。从1988年开始活跃在影视传媒实践的第x线,先后担任《在共和国史册上》、《太阳照常升起》、《香港沧桑》等20余部大型电视专题片撰稿人,其中《香港沧桑》获1997年中国电视专题片优秀奖。先后任《正大综艺》、《环球》等电视栏目撰稿人,获1994年、1996年星光奖最佳撰稿奖。担任北京市迎战非典大型专题节目《非凡抗击》总撰稿,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申奥片策划,参与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同时她也是古典文化的普及传播者。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文化视点》等栏目,通过《论语心得》《庄子心得》《论语感悟》等系列讲座普及、传播传统文化,以生命感悟激活了经典中的属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在海内外文化界、教育界产生广泛影响。先后在我国内地、港台地区,及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巴西、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地区进行千余场传统文化讲座,得到广泛的好评,并掀起了海内外民众学习经典的热潮。著有《于丹<论语>心得》、《于丹<庄子>心得》、《于丹·游园惊梦——昆曲艺术审美之旅》、《于丹<论语>感悟》,《于丹趣品人生》及《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其中《于丹〈论语〉心得》一书获得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版权金奖,国内累计销量已达600余万册,多次再版,已被译为30余种文字在各国发行,短期内国外销量已近40万册。
 
  担任职务
 
  行政职务: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
 
  首都文化创新与传播工程研究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院长;
 
  于丹
 
  校内兼职: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金会(BNUEF)理事;
 
  学术兼职:《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编委;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理事;
 
  北京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
 
  社会兼职: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
 
  北京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理事;
 
  中国视协理论研究会特邀研究员;
 
  北京影视艺术家协会理事;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编委;
 
  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中国电视“金鹰奖”评委;
 
  中国电视主持人“金话筒奖”、中国电视法制节目“金剑奖”评委;
 
  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上海电视台、辽宁电视台、湖北电视台、广东电视台、陕西电视台、山西电视台、河南电视台等40余家省市电视台首席策划、顾问,澳大利亚新闻集团(大陆区)首席顾问。
 
  中国视协高校艺术委员会秘书长;
 
  中国视协旅游节目委员会学术顾问;
 
  中央电视台研究处客座研究员。
 
  教育科研
 
  科研成就
 
  自1995年开始从事高校影视教学与研究工作。在北京师范大学先后执教本科生课程《影视学概论》《经典名片分析》《电视新闻采编》《中国古典文学》及研究生课程《电视理论思潮》等,并在北京大学、北京广播学院电视学研究生班固定授课。作为骨干教师参加“北京师范大学影视艺术学科基础教程系列”教材和“中国影视美学丛书”等大型理论工程的编著工作,参与创办北京师范大学“影视数字”实验室,参与策划推进“北京师范大学公共艺术教育方案”等多项教育教学工作。曾获得1996年度北京市优秀教学奖;获2000年度北京市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第x名;北京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北京师范大学优秀教学奖;2001年度中国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2001年度北京师范大学励耘奖;北京师范大学十佳优秀教师奖;2005年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此外被评为2004年度北京市十佳电视艺术工作者,2004年度中国百佳电视艺术工作者。
 
  研究方向
 
  广播电视形态学,广播电视频道研究、传统文化研究。
 
  主讲的本科生基础课《中国古典诗词鉴赏》之《千古明月》在入选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之首批“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后,2012年实现了极高的网络点击量,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好评。
 
  2003以来,作为课题主持人,与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北京电视台、上海电视台、山西电视台、陕西电视台、广东电视台等合作,进行了大量课题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推动了中国电视传媒事业的健康发展,在影视传媒业界有广泛的影响力。曾重点策划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数字频道构成方案;中国教育电视台栏目建设方案;陕西电视台、山西电视台全频道建设方案;北京电视台人文奥运系列节目方案;秦皇岛市广播电视局频道资源整合研究;中国气象局华风气象影视集团品牌化预案等。目前,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子项目“我国传媒软实力现状及提升研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子项目“中国艺术学科体系的历史、现状与发展模型研究”负责人。
 
  传媒研究
 
  出版《形象品牌竞争力》等电视理论专著,并应邀在“第三届品牌中国高峰论坛暨2006品牌中国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发表《儒道相济与品牌塑造》的演讲,展示了一向被大众认为是国学专家的于丹教授在传媒学领域的深厚功力。2002至2004年间以首席研究员的身份主持中央电视台研究处科研项目:《电视频道包装研究》、《电视谈话节目研究》等科研课题,并主持编撰《2004中央电视台制片人手册》。作为骨干成员参与国家级科研课题:《中国影视民族化理论研究》和国家级青年科研课题:《电视栏目化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文艺研究》、《现代传播》、《中国社会科学》、《南方电视学刊》等重要学术刊物发表关于电视理论、新闻与传播、传媒产业等领域论文10余万字,引起了影视与传媒学界的高度重视。并担任《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编委。
 
  影视实践
 
  自1988年从事影视创作及研究工作,先后担任《在共和国史册上》(中央电视台1989)、《太阳照常升起》(中央电视台1992)、《香港沧桑》(中央电视台1996)等20与部大型电视专题片撰稿人,其中《香港沧桑》获1997年中国电视专题片优秀奖。自1990年以来先后为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中国报道》、《环球》等电视栏目担任撰稿人,曾获1994年、1996年星光奖最佳撰稿奖。自1999年以来,担任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社会经纬》、《今日说法》、《精品赏析》、《电视你我他》、《新闻调查》、《对话》、《艺术人生》等电视栏目策划,担任中央电视台《城市之间》栏目策划、导演,担任中央电视台教科文频道策划顾问,担任光线传播中心《中国娱乐报道》栏目总策划(本栏目已在全国210家有线电视台播出),并担任1993年中央电视台青少部春节晚会《红红火火迎新年》策划人和撰稿人,担任2003年北京市迎战非典大型专题节目《非凡抗击》总撰稿;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申奥片策划。
 
  教育培训
 
  先后为辽宁、河北、浙江、安徽、贵州、湖南、湖北、江西、河南、山东、北京等20余家省级电视台,为大连、青岛、沈阳、长沙、武汉等20余家市级电视台做业务培训,授课获得一致好评。在转型时期中国电视运营理念、省级上星台生存策略、中国电视新闻发展趋势、城市形象整体策划、电视频道整体包装等方面有较为深入的理论研究。2003年4月,促成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同澳洲知名学府南澳大学的联合办学,主持开设省市电视台·电视频道总监高级研修班并授课。
 
  个人成就
 
  出版著作
 
  《形象品牌竞争力——电视包装实战攻略》,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
 
  《于丹<论语>心得》,中华书局,2006年(相应音像制品已出版);
 
  《于丹<庄子>心得》,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7年(相应音像制品已出版);
 
  《于丹·游园惊梦——昆曲艺术审美之旅》,中华书局,2007年(相应音像制品已出版);
 
  《从星空到心灵——易中天于丹演讲对谈录》(合著),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年;
 
  《发现你的心灵》(合著),重庆出版社,2007年;
 
  《于丹论语感悟》,中华书局,2008年;
 
  《于丹趣品人生》,中信出版社,2011年;
 
  《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2年;
 
  《于丹字解人生》,东方出版社,2015年。
 
  核心论文
 
  《我国城市居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状况调查——基于对北京、上海、重庆三地居民的调查数据分析》,《现代传播》2012/9;
 
  《北京的包容》,《北京观察》2012/1;
 
  《文化是一种呈现与沟通》,《北京观察》2011/8;
 
  《企业如何与媒体共同成长》,《企业文明》2011/4;
 
  《人与社会》栏目《DV·民众影像》专家谈,《电视研究》2010/9;
 
  《在“差异”与“创新”中求生存——福建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品牌发展之路解读》,《东南传播》2009/9
 
  《德艺双修臻于至善》,《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08/3;
 
  《2009年国内重大事件的传播渠道与效果分析——基于京、沪、穗城市居民的调查》,《现代传播》,2010/9;
 
  《我国官方传播渠道在重大公共事件中的公信力研究》,《国际新闻界》2010/6;
 
  《从无到有从边缘到主流——我国二级学科艺术学发展脉络梳理》,《现代传播》2009/6;
 
  《研究型大学艺术专业的“从游式”教学模式》,《中国大学教学》2009/10;
 
  《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人民论坛》2009/6;
 
  《新24孝:孝道的时代新意与x理重塑》,《人民论坛》《道不远人——今天如何读经典》,《中华遗产》,2007/01;
 
  《发现我们的心灵》,《河南教育》(高校版),2007/05;
 
  《读书有什么用》,《中国出版》,2007/05;
 
  《用古人的智慧享受人生》,《北方人》,2007/10;
 
  《让传统文化滋养我们的思想成长》,《文汇报》,2007/03/22;
 
  《构建心灵的和谐世界》,《江西日报》,2007/04/30;
 
  《在媒介角色变更中提升CETV的媒体品格》,《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02;
 
  《在“节目季”营销中拓展频道品牌影响力》,《大市场》,2006/10;
 
  《打造卫视频道核心竞争力——广西卫视改革发展思路解读》,《现代传播》,2005/05;
 
  《电视品牌频道的生成与维护》,《电视研究》,2005/06;
 
  《栏目品牌建设的六大要旨》,《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5/02;
 
  《以解读方式构筑品牌核心竞争力——大型电视周刊<1/7>样本分析》,《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10;
 
  《电视新闻:媒体变局的聚焦点》,《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01;
 
  《城市台的未来之路》,《视听界》,2005/06;
 
  《CETV改革带来的惊喜和期待》,《市场观察》,2004/12;
 
  《“背后”的看点》,《南方电视学刊》,2004/01;
 
  《一种新闻态度的表达——<南京零距离>样本解析》,《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3/11;
 
  《诗意的陨落》,《电影艺术》,2003/05;
 
  《在公益的天空下》,《现代传播》,2002/05。
 
  社会活动
 
  国内活动
 
  国学为体,传播为用,体用结合才能架起传播内容的立体结构。将国学研究的系统思维,转化为易于大众接受的视听思维,在大众传播的平台上,于丹教授有意识地运用人际传播策略,将传统文化以现代化的方式呈现,推动传统文化的普及。2006年10月以来,她先后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上解读《论语》心得和《庄子》心得,无意间掀起了一股“于丹热”;2007年国庆期间,在中央三套“文化访谈录”连续七天播出《于丹·游园惊梦——昆曲艺术审美之旅》;2007年春节期间,在“百家讲坛”栏目上再次解读《论语》感悟。于丹的讲读,生动为要,童叟喜之,使得经典从高阁之上回归人间,引发无数心灵的触动,使经典穿越时空的尘埃,唤醒今人迷失的心灵,激活了国人所共有的文化基因。
 
  在中国有重大影响力的国际**文化活动中经常能够看到于丹教授的身影。2008年,于丹教授当选北京奥运火炬手,并作为北京政协委员在北京市政协会议上积极建言北京建设“后奥运文化”,引起了各大媒体的广泛关注。她还担任2010年上海世博会志愿者大使、世博会专家委员会成员,为世界全方位地了解中国,向世界传递友谊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在面向普通市民普及传统文化的工作上,于丹教授在中国各地进行了近千场讲座,还受邀成为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等栏目的主要嘉宾,用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引导人们建立一种信念与价值。2009年以来,她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开学第x课》,为孩子们阐释爱与美,全国每年都有2亿中小学生共同观看该节目。
 
  于丹教授还积极投身公益活动和公益宣传,多次奔赴汶川灾区慰问老师和学生,每年五月都会赶赴四川电视台参加汶川地震纪念活动。此外,先后为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社教频道、法制频道等拍摄多条公益宣传片。2012年8月30日,奔赴山东省临沂市费县北尹完小学参加“小桔灯乡村小学图书馆计划”公益活动,为学生举办公益讲座,受到热烈欢迎与好评。
 
  于丹教授积极投身于推动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工作。2008年9月28日,随北京市台办赴台湾参加首届两岸联合祭孔大典,在新竹万人体育馆做主题演讲,并与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会面,从民间和文化的角度促进了海峡两岸的对话。
 
  2009年6月11日至14日,于丹教授赴香港参加《于丹<论语>心得》英文版亚x首发活动,并在香港理工大学举办传统文化专题讲座,引发听众文化同源的感悟。
 
  2009年7月11日,在长沙参加国台办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做主题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主旨演讲,指出两岸文化最重要的不是简单的传承,而是创新、交流、沟通,形成一种更新的文化格局,得到两岸与会代表的广泛认同。
 
  2010年6月,首届海峡两岸关爱下一代成长论坛,其中于丹教授提出的开展小学时代的公益教育、中学时代的挫折教育以及大学时代的职业教育引发强烈关注。
 
  2012年7月19日,随中国关心下一代委员会赴台湾参加教育文化交流,在台举办文化讲座,并与佛光山星云大师在台北国父纪念馆做对话演讲,2000余名观众现场聆听,后期经过各类媒体的广泛传播,极大推动了两岸文化交流和有效沟通。
 
  2016年5月26日,首届中法文化论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开幕式,于丹出席。
 
  海外出访
 
  (1)、大学校园讲座
 
  作为与中国一衣带水的国家,日本与中国在共同的汉字文化的哺育下发展,因此部分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了两国共通的文化经典。对于这一并不陌生的文化的传播,日本师生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2008年于丹教授先后到早稻田大学和立命馆大学演讲,演讲中她用中国的哲学故事来诠释当今人们疲惫、迷惑的生活状态,为困顿中的心灵打下了一针强心剂。同年,于丹教授走进韩国首尔大学,同样产生了强烈反响。
 
  西方世界同样对于丹教授的讲学表现出极大的期待与热情,几年来,于丹教授的行迹遍及欧美多个国家。2008年7月到8月,于丹教授首次在美国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斯坦福大学、华盛顿大学、南加州大学等知名高校举行了6场成功的大型巡回演讲。从纽约到波士顿,从西雅图到旧金山、洛杉矶,她以现代思维解读中华传统经典,引起了海外学子的内心共鸣,掀起了一场中华传统文化的热潮。讲座同时也吸引了众多美国研究中国学的学者到场与于丹教授交流。在经济危机的背景下,于丹教授由世界经济衰退对大众的生活影响展开对生命意义、目的及责任的论述,用中华传统经典的力量鼓励人们担当起在危机中重塑民族信心的使命。
 
  2009年4月,于丹教授赴英国剑桥大学、曼彻斯特大学、伦敦的“亚x之家”演讲,结合现代文明现象,为中外听众解读东方文化智慧。
 
  2009年10月,赴德国参加法兰克福书展,被邀请参加著名的“蓝沙发”访谈,并在汉堡大学、慕尼黑大学发表演讲,所到之地掀起了学习和了解中国经典、中国文化的热潮。
 
  2010年10月,于丹教授被邀请到美国纽约佩斯大学参加中国传统文化研讨会,会上于丹教授指出东西方文化不存在优劣高下之分,但存在差异。要从尊重差异出发,进行有效沟通。
 
  2010年与2011年,于丹教授先后来到德国慕尼黑大学与柏林中国文化中心,与听众共同感悟中国传统文化。中西方文化跨越了空间与语言的界线得以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逐渐走向世界的价值体系,对当今世界构建多元文化和谐发展的格局具有积极意义。
 
  (2)、外事高端活动
 
  2008年1月,于丹教授在日本进行文化交流期间,除进行了两场近千人的大型公开讲座,还与秋田的企业家、日本国会议员荒井广幸、早稻田大学校长日本各界高层会晤,特别是还受到时任日本首相的福田康夫的亲切会见。于丹教授将“礼之用,和为贵”六个大字连同自己的著作《于丹〈论语〉心得》日文版《〈论语〉力》,一并赠给了对《论语》颇有研究的福田康夫。这一会见被传为佳话,成为凝聚中日友谊、沟通中外文化的纽带与桥梁。
 
  2009年4月11日,于丹教授在日本东京出席上海世博会的推广活动,作为上海世博会专家委员会成员和上海世博会志愿者形象大使,参加“爱城市·爱生活”世博青年论坛,并发表题为“用东方智慧建构人生价值”的主旨演讲。
 
  2009年11月12日,第七届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国际论坛在北京召开,包括国家总理温家宝在内的300余位国内外重要嘉宾齐聚一堂,第二部分的主题演讲“多元的城市文化”由于丹教授主持,彰显了于丹教授在世博理念传播和多元文化交流领域的标志**身份。
 
  2010年,于丹教授赴美参加中美文化论坛并做主题演讲。在演讲中她向嘉宾传递了中国文化中的淡泊从容等思想,并强调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不仅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中国文化的全球范围传播可以帮助我们去解决共同遇到的迷惑。演讲结束后,美国国会议员AL GREEN向于丹教授颁发感谢信和弘扬中华文化的奖状,称赞其“为传播人类文明做出突出贡献”。此次之行,于丹教授同时在纽约联合国总部进行了不同文明和中西文化差异的主题演讲,在演讲中她提到了文化在外交中的重要作用,呼吁用心平气和的心态面对各国文化的差异并建立合作。
 
  2012年4月,《于丹〈论语〉心得》成为中国出版集团对外推介和版权输出的重点书籍。作为中国作家代表,随中国出版集团赴英国伦敦参加国际书展,期间接受媒体访问,进行中国文化演讲,积极推动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
 
  2012年10月12日,适逢中新建交40周年,担任“新西兰中国文化周”的文化大使,在奥克兰与华人领袖霍建强、杨建议员围绕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等议题进行电视对话,并在奥克兰最大的Aotea Centre的剧场举办《感悟中国智慧》讲座,在新西兰政界、文化界引起极大轰动,推动了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3)、公益文化论坛
 
  为推动跨文化交流,传播中华优秀古典文化,于丹教授多次在日本、韩国、印尼、新加坡、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瑞士、巴西、新西兰等地举行大型公益文化讲座,把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带到了亚x、欧美多个国家,引起了海外观众的强烈反响。
 
  2007年5月,世界第x届孔子大会在日本京都举行,于丹教授在会上作了主旨报告,得到了与会代表的高度评价。
 
  2007年在新加坡《联合早报》举办的讲座活动中,2800余名听众前来参加,创造了新加坡空前的盛况,演讲过程中全场鸦雀无声,于丹畅谈的儒学思想令座中均感如沐春风。
 
  2008年5月15日,受邀在韩国延世大学发表演讲,讲解中国传统剧目――昆剧《牡丹亭》,受到热烈欢迎,现场座无虚席,听众无不陶醉在古典戏曲艺术的魅力中。
 
  2008年5月1日,应中国驻印尼大使馆之邀,在雅加达举办了《论语》心得演讲会,此次活动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增进了两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
 
  2010年9月,参加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以祥云标志为切入点,讲述了对“和而不同与和谐世界”关系的理解,参与不同文明的互动与交流。
 
  于丹教授在各国的巡回演讲和文化讲座无不引起强烈反响,不乏海外听众慕名前来,被国外主流媒体誉为“于丹旋风”!美国《洛杉矶时报》《华盛顿邮报》《国际先驱论坛报》,英国《泰晤士报》《TIME OUT》,德国《明镜周刊》《法兰克福报》,日本《读卖新闻》《朝日新闻》《周刊现代》,新加坡《联合早报》《海峡时报》,香港《星岛日报》《南华早报》,德国电视台一台、新加坡电视台一台、台湾东森电视台、香港电台、台湾网等媒体纷纷对于丹教授进行专访。
 
  2012年9月,先后赴香港参加第十八期国民教育课程的讲座,赴上海参加妇女发展国际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2012年11月2日,在香港会展中心出席菁英论坛担任主讲嘉宾,与青年领袖进行现场交流,引发广泛影响与好评。
 
  节目策划
 
  电视频道策划
 
  自2000年以来先后为中央电视台12个电视频道中的近50个电视栏目进行策划,参与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音乐频道筹建,现任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西部频道、科教频道总顾问。北京电视台、大连电视台首席策划顾问。
 
  传媒运营策划
 
  近年来曾应邀为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四十余家省市级电视台主持“生存策略研究”,并提供内容完备的建设发展方案。为2003北京国际电视周首届DV影像国际观摩论坛;天津广播电视局主办的“2004天津国际电视娱乐周”;2004首届沈阳“清文化节”等大型活动策划设计完备的建设运营方案。
 
  城市形象策划
 
  自2001年至今,深入研究城市品牌资源整合及城市形象战略,先后为重庆、珠海、桂林、沈阳、丽江、宜春、秦皇岛市北戴河区提供完备的城市整体品牌规划及城市形象战略方案,先后在重庆、丽江、沈阳市委多次授课,并专题讲授文化体制改革研究,受到一致好评。
 
  获得荣誉
 
  1996年获得度北京市优秀教学奖;
 
  1997年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教育成果奖二等奖;
 
  2000年获北京师范大学优秀教学奖北京市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文科组一等奖第x名;
 
  2000年第八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
 
  2001年中国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
 
  2001年北京师范大学励耘奖;
 
  2002年宝钢教育奖优秀教师奖;
 
  2002年北京师范大学最受本科生欢迎的十佳教师;
 
  2003年北京师范大学励耘奖学助学基金第六届优秀青年教师一等奖;
 
  2004年入选第四届北京市十佳电视工作者;
 
  2004年入选中国百家电视艺术工作者;
 
  2004年第x届中国高校影视研究学术奖(论文奖)二等奖;
 
  2005年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2006年入选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十大教育英才”;
 
  2006年被评为品牌中国年度人物之一;
 
  2007年南方电视台2007年度传统文化最佳传播奖;
 
  2007年2006年度中国沈阳年度最佳影视图书奖;
 
  2007年《于丹<论语>心得》新浪图书风云榜2006年度图书非虚构类第x名;
 
  2007年《于丹<论语>心得》入选中国出版集团畅销书推广计划;
 
  2007年《于丹<论语>心得》入围国家首届“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初选;
 
  2007年所讲“电视学概论”课程获北京市高等学校精品课程;
 
  2007年第三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2008年2007中国书业年度作者;
 
  2008年《于丹<论语>感悟》获得年度优秀畅销书奖;
 
  2008年《于丹<论语>感悟》获得年度优秀古籍图书奖普及读物奖;
 
  2008年2007年度“网络盛典”中获评“年度文化人物”;
 
  2008年首届“年度时代风尚女**”获得者;
 
  2008年2007年度“中国妇女时代人物”;
 
  2008年2007年首都十大教育人物;
 
  2008年2007中国教育年度新闻人物;
 
  2009年获得“影响中国发展进程的60位品牌女**”称号;
 
  2009年获得北京市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
 
  2009年入选2008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009年《于丹<论语>心得》获得中国出版集团主办,江西出版集团协办、中国图书商报社、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江西教育出版社承办的“30年最具影响力的300本书”;
 
  2009年《于丹<论语>心得》获得中国出版集团公司“第四届图书奖荣誉奖”;
 
  2009年《于丹<论语>心得》获中国图书商报“中国图书榜中榜(2009年)社科类最佳图书营销奖”;
 
  2010年年度影响力人物颁奖盛典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于丹是其中之一;
 
  2012年获得北京师范大学第七届“最受本科生欢迎的十佳教师”称号;
 
  2012年7月3日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2012年《于丹<论语>心得》获得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金奖(作品奖);
 
  2012年获得《Lady格调》杂志评选的“2012年度十大正能量女**人物”荣誉称号;
 
  2012年成为感动中国·2012年度人物评选委员会委员;
 
  2016年1月22日,于丹获2015“当当年度影响力作家”文化贡献奖。
 
  个人语录
 
  人生感悟
 
  1、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内心缺少什么。
 
  2、一个人越在意的地方,就是最令他自卑的地方。
 
  3、人都有以第x印象定好坏的习惯,认为一个人好时,就会爱屋及乌,认为一个人不好时,就会全盘否认。(刻板效应)
 
  4、人越是得意的事情,越爱隐藏,越是痛苦的事情越爱小题大作。
 
  5、现代的婚姻是情感的产物,更是竞争的结晶。
 
  6、婚姻的杀手有时不是外遇,而是时间。
 
  7、当你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时候,就是你开始得到的时候。
 
  8、有所得是低级快乐,有所求是高级快乐。
 
  9、人的成长要接受四个方面的教育:父母、老师、书籍,社会。有趣的是,后者似乎总是与前面三种背道而驰。
 
  10、人允许一个陌生人的发迹,却不能容忍一个身边人的晋升。因为同一层次的人之间存在着对比、利益的竞争,而与陌生人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
 
  11、一个女人喜欢一个男人时,她希望听到谎言;当一个女人厌恶一个男人时,她希望听到真理。
 
  12、笨男人+笨女人=结婚;笨男人+聪明女人=离婚;聪明男人+笨女人=婚外情;聪明男人+聪明女人=浪漫爱情。
 
  13、世界上只有想不通的人,没有走不通的路。
 
  14、一个人想平庸,阻拦者很少;一个人想出众,阻拦者很多。不少平庸者与周围人关系融洽,不少出众者与周围人关系紧张。
 
  15、失言就是一不小心说了实话。
 
  16、真诚并不意味着要指责别人的缺点,但意味着一定不恭维别人的缺点。
 
  17、一个人幸运的前提,其实是他有能力改变自己。
 
  18、二十一世纪工作生存法则就是:建立个人品牌,把你的名字变成钱。
 
  在茫茫人海中,每个人都在各个入口和出口里进进出出,徘徊奔波,寻找活着的乐趣和存在的意义。
 
  于丹心语
 
  《论语》心得摘录:
 
  1、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就是我们的天和地;
 
  2、信仰的力量,足以把一个国家凝聚起来;
 
  3、我们的眼睛,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
 
  4、宽容一点,给自己留下一片海阔天空;
 
  5、关爱别人,就是仁慈;了解别人,就是智慧;
 
  6、做一个勇敢的人,用自己生命的力量化解生活中的遗憾;
 
  7、没有道德约束的勇敢,是世界上最大的灾害;
 
  8、勇敢有时候是理**制约下的一种镇定和自信;
 
  9、一个有德有仁的人才能做到真正的勇敢;
 
  10、君子之骄,骄傲的是内心的风骨;
 
  11、人生有限,把有限的感情留在最应该使用的地方;
 
  12、最恰当的距离是:彼此互不伤害,又能保持温暖;
 
  13、距离和独立是对人格的尊重,最亲近的人之间也应该保持;
 
  14、多思、多想、多看;少指责、少抱怨、少后悔;
 
  15、过分的苛责,不如宽容的力量更恒久;
 
  16、结交那些快乐的,能够享受生命的,安贫乐道的朋友;
 
  17、与其与他人斗,不如跟自己的能力斗;
 
  18、三十而立,就是建立心灵的自信;
 
  19、物质的东西越多,人就越容易迷惑;
 
  20、知天命就是内心有一种定力,去对抗外界;
 
  21、耳顺就是悲天悯人,理解与包容;
 
  22、只有建立内心的价值系统,才能把压力变成生命的张力;
 
  于丹心语(庄子)——境界
 
  1、眼界的高低、境界的大小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2、真正的逍遥是无羁无绊的;
 
  3、如果我们有这样的大眼光,就会抓住我们眼前的每一个机遇;
 
  4、一个人永远不要去羡慕他人;
 
  5、真正的英雄是能够为自己的心做主的人;
 
  6、觉是一个瞬间,悟是一个过程;
 
  7、“无为而无不为”才是大境界;
 
  8、把恩恩怨怨看小了去,把自主的灵魂放到无限大;
 
  于丹心语(庄子)——感悟与超越
 
  1、淡泊为大(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2、人能够看清目的和方向是不容易的;
 
  3、只有用心才能从细节里获得知识和感悟;
 
  4、冠军永远跑在掌声之前;
 
  5、留一份寂寞给生命,让生命可以开阔;
 
  6、经历和悟**决定你的眼界;
 
  7、人格理想的支点:依于仁,游于艺;
 
  8、感到心理失衡是因为世界在动,而你不动;
 
  9、生命的逍遥之境,不是人的生命凌驾于万物之上,而是用我们的心与世间万物相勾相连、水乳交融;
 
  10、道法自然,道无处不在;
 
  11、同样的道理,感悟却有高下之分;
 
  于丹心语(庄子)——认识你自己
 
  1、人最难认知的是自己的心;
 
  2、只有自己的心清楚了,才能去善待他人;
 
  3、不要因为世俗的标准而远离了自己的赤子之心;
 
  4、在我们成长中一定有某种潜能从没有被开发出来;
 
  5、心斋(审视内心、反躬自省)是认识自己、获得人生效率的好方法;
 
  6、外在世界有多大,内心的深度就有多深;
 
  7、你必须亲自丈量脚下的每一步路;
 
  8、对自己的评估,只有内心能做出准确的回答;
 
  于丹心语(庄子)——本**与物**
 
  1、心养就是用心去酝酿;
 
  2、让各种生命自然蓬勃,就可以构成天地和谐;
 
  3、小的迷惑可以改变人生的方向,大的迷惑可以改变人的**情(小惑易其方,大惑易其**);
 
  4、我们的心应当像面镜子,看见了世界,也看见了自己;
 
  5、真正的聪明是静下心来,听见自己本初的愿望;
 
  6、我们的心淡然处之,很多事情就可以持久;
 
  于丹心语(庄子)——谈笑论生die
 
  1、生和die只是一个形态的变化;
 
  2、在生命之中每个人可以以不同的形态活下去;
 
  3、思想的传承远远胜于一个生命;
 
  4、对生命的解读要问问自己——我要怎么样的决断;
 
  5、在生die的态度上,儒道殊途同归的那就是,让生命获得价值;
 
  6、还有比生die更重要的事情;
 
  7、对待die的态度:①不怕die;②绝不找die;
 
  8、社会也是一个塔,每个人走进来就意味着要做社会的基座;
 
  于丹心语(庄子)——总有路可走
 
  1、一个人的成功在于知道自己的努力和自己的位置;
 
  2、敢于亮出自己的弱项仍然可以得到人的尊重;
 
  3、用辽阔的境界跟天地可以有共同的默契,用共同的默契可以获得更多的力量;
 
  4、内心的力量就是一种和缓的对人的凝聚;
 
  5、所谓废物只是放错地方的财富。
 
  经典语录
 
  于丹教授人生格言
 
  一个人的视力本有两种功能:一个是向外去,无限宽广地拓展世界;另一个是向内来,无限深刻地去发现内心。
 
  该放下时且放下,你宽容别人,其实是给自己留下来一片海阔天空。
 
  承认现实生活中的不足之处,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弥补这种不足。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人心中有什么,他看到的就是什么。
 
  迷惑多是因为眼界不够大,井底之蛙怎么能知道什么叫海阔天空呢
 
  怀着乐观和积极的心态,把握好与人交往的分寸,让自己成为一个使他人快乐的人,让自己快乐的心成为阳光般的能源,去辐射他人,温暖他人,让家人朋友乃至于更广阔的社会,从自己身上获得一点欣慰的理由。
 
  "神于天,圣于地"是中国人的人格理想:既有一片理想主义的天空,可以自由翱翔不妥协于现实世界上很多规则与障碍;又有脚踏实地的能力,能够在这个大地上进行他行为的拓展。
 
  中国哲学崇尚的是一种庄严、理**和温柔敦厚之美。
 
  真正的和谐决不仅仅是一个小区邻里之间的和谐,也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还包括大地上万物和谐而快乐地共同成长;人对自然万物,有一种敬畏,有一种顺应,有一种默契。
 
  物质意义上的幸福生活它仅仅是个指标,而真正从内心感到安定和对于政权的认可,则来自于信仰。
 
  只有真正的贤者,才能不被物质生活所累,才能始终保持心境的那份恬淡和安宁。
 
  越是竞争激烈,越是需要调整心态,并且调整与他人的关系。
 
  关爱别人就是仁慈;了解别人就是智慧。
 
  在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人就是眼下你需要帮助的人,最重要的事就是马上去做,最重要的时间就是当下,一点不能拖延。
 
  我们每一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用平和的态度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和苦难。
 
  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
 
  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内心的强大可以化解生命中的很多遗憾。
 
  要做到内心的强大,一个前提是要看轻身外之物的得与失。
 
  内心有一种在理**制约下的自信与镇定,这是因为他有着宽广的胸怀和高远的志向。
 
  其实就像我们面前有半瓶子酒,悲观主义者说:这么好的酒,怎么就剩半瓶了乐观主义者说:这么好的酒还有半瓶呢!
 
  如果你的心灵很敞亮,很仁厚,你有一种坦率和勇敢,那么你有可能收获到许多意想不到的东西。
 
  你想要做一个别人愿意和你交流也可以和你交流,最关键是的你要有一个敞亮的心怀。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提倡的是一种人生的效率和人格的尊言。
 
  如果你有事没事总是跟在国君(领导)旁边,虽然表示亲近,但离自己招致羞辱就不远了;你有事没事总是跟在朋友旁边,虽然看起来亲密,但离你们俩疏远也就不远了。
 
  要本着平等和理**的态度去尊重每一个人,彼此之间留一点分寸,有一点余地。花未全开,月未圆。这是人间最好的境界,花一旦全开,马上就要凋谢了,月一旦全圆,马上就要缺损了。而未全开未全圆,仍使你的心有所期待,有所憧憬。
 
  多思、多想、多听、多看、谨言、慎行这么做的好处就是让自己的少一点后悔。我们在做一件事这前要先想后果,我们做事要先往远处想想,谨慎再谨慎,以求避免对他人的伤害,减少自己之后的悔恨。说话要用脑子,做事要考虑后果,这是为人处事很重要的一点。
 
  “修己以敬”好好修炼自己,保持严肃恭敬的态度,“修己以安人”在修炼好自己的前提下,再想法让别人安乐。“修身”是对国家、对社会负责任的第x前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一种信仰,一种情怀,一种社会担当,但是前提是朴素的,是始自脚下的。修身养**、做好自我,就是起点。
 
  一个人内心没有了“忧”、“惑”“惧”,自然就减少对外界的报怨和指责,也就增强了把握幸福的能力,而增强把握幸福的能力,正是学习的终极目的。
 
  小人就是没有大眼界,抢占眼前小便宜的人。
 
  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把每一个人不同的声音和谐融入到在的集体的声音当中。真正的和谐就是在坚持不同的声音,不同观点的前提下,对于他人的一种宽容,一种融入。
 
  君子的力量永远是行动的力量,而不是语言的力量。
 
  我们应结交那些可以完善自己品德,提高自身修养,丰富你的内涵的人。结交那些快乐的,能够享受生命,安贫乐道的朋友。
 
  生活中真正的快乐是心灵的快乐,它有时不见得与外在的物质生活有紧密的联系。真正快乐的力量,来自心灵的富足,来自于一种教养,来自于对理想的憧憬,也来自于与良朋益友的切磋与交流。
 
  每一个成年人都有他生命中的光荣与隐痛,真正的好朋友不要轻易去触及他的隐痛。
 
  人年轻时都是在用加法生活,但是到一定层次时,要学会用减法生活。你的心灵如果被所得堆满,最后就会累于得。
 
  选择一个朋友,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自己修身养**是交到好朋友的前提,等于给自己打开了最友善的世界。能够让自己的人生具有光彩。
 
  一个人志向至关重要,决定他一生的发展方向。
 
  在今天看来,一个人的发展往往不在于终极理想有多高远,而在于眼前有一个什么样的起点。我们往往不缺乏宏图伟志,而缺少通向那个志愿的一步步积累起来的切实的道路。
 
  成功的职业,不一定是你心中的理想。
 
  一个人做事的时候要知道什么是礼仪廉耻也就是对自己要有所约束,内心有坚定的不妥协的做人标准,同时要对社会有用,要为社会做事。
 
  理想之道就是给我们一点储备心灵快乐的资源。
 
  要学会把有限的知识融会贯通,融入自己的生命。要一边学,一边想,一边应用。
 
  成长是内心在历练中逐渐强大,所谓人生的归位是把外在的东西变成内心的力量
 
  知天命就是内心有一种定力去应对外界
 
  只有建立自己内心的价值系统才能把压力变成生命的张力
 
  “一个人的自信心来自哪里它来自内心的淡定与坦然”;“患得患失的人,不会有开阔的心胸,不会有坦然的心境,也不会有真正的勇敢”;“一个人内心有所约制,就会在行为上减少过失”;“能够反省自己的错误并且勇于改正,就是儒者所倡导的真正的勇敢”
 
  我们的眼睛,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
 
  勇敢有时候是理**制约下的一种镇定和自信。有德有仁的人才能真正做到心灵的勇敢。
 
  君子之骄,骄傲的是内心的风骨。
 
  中国文化重道德轻规则,目前的教育体系无论是x理道德教育还是社会公德教育,都有欠缺和断层。因此,反腐倡廉不能期望于领导干部对自身道德的反省和约束,亟待建立可公开、可量化、可评价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加强反腐防腐的法律建设。
 
  1、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就是我们的天和地。
 
  2、宽容一点,给自己留下一片海阔天空。
 
  3、关爱别人,就是仁慈;了解别人,就是智慧。
 
  4、勇敢有时候是理**制约下的一种镇定和自信。
 
  5、君子之骄,骄傲的是内心的风骨。
 
  6、最恰当的距离是:彼此互不伤害,又能保持温暖。
 
  7、过分的苛责,不如宽容的力量更恒久。
 
  8、知天命就是内心有一种定力,去对抗外界。耳顺就是悲天悯人,理解与包容。
 
  9、眼界的高低、境界的大小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10、觉是一个瞬间,悟是一个过程。
 
  其他相关
 
  于丹现象
 
  2006年“十一”黄金假日在央视百家讲坛连续七天解读《论语》心得,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短短7天,她迅速成为一颗灿灿的明星,受到很多人的喜爱和追捧,进而形成了文化上的一种“于丹现象”。
 
  2016年3月22日,第十届作家榜主榜今日发布,于丹以《人间有味是清欢》年版税125万元的收入位列榜单第64。
 
  TAGS:中国教育家学术人物教育家文化人物

来源:名人简历 关键字:于丹简介,于丹简历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立即删除!
湖畔简历库(www.hupian.cn)致力于高质量知识类免费分享,持续提供有价值的内容,让知识获取更便捷!

上一篇:钟南山简介,钟南山简历,钟南山个人资料 下一篇:任正非简介,任正非简历,任正非个人资料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