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29 13:49  美文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朝代之一,它的疆域广阔,文化繁荣,军事强盛。然而,在唐朝的中期,却发生了一场惨烈的战争,使得唐朝元气大伤,声威大损。这就是乾元元年(758年)至乾元二年(759年)之间发生的邺城之战。
 
  邺城之战是安史之乱的一部分。安史之乱是由唐朝的两个节度使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的叛乱,他们率领了数十万的军队,攻占了洛阳和长安,自立为帝,建立了燕国。唐玄宗和唐肃宗先后逃往四川,唐朝陷入了空前的危机。
 
  在经过几年的艰苦抗争后,唐军逐渐收复了失地,将叛军逼退到邺城(今河北邯郸)。唐肃宗下令集结了全国各地的精锐部队,共计约二十万人,北上围攻邺城。他任命了七个节度使和一个兵马使为将领,分别是郭子仪、鲁炅、李奂、许叔冀、李嗣业、季广琛、崔光远和董秦。他还命令李光弼和王思礼两个节度使率部从侧面配合进攻。
 
  他没有设立总指挥官,而是派了一个宦官鱼朝恩作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监督各军行动。
 
  邺城内有叛军首领安庆绪和他的部下蔡希德、田承嗣、武令珣等人,共约六万人。安庆绪担心史思明势大,曾经派人去求援,但被史思明囚禁并杀die。后来,在唐军围城之际,安庆绪再次派人去求援,并许以让位。这次史思明接受了请求,并率领十三万人南下救援。
 
  唐军围攻邺城四个月之久,却始终无法攻破。史思明趁机突袭唐军后方,切断了唐军的粮道,并与唐军展开激战。在一次大战中,双方都伤die惨重,正当僵持不下时,突然一阵狂风骤起,天昏地暗,两军都惊慌失措而退。唐军乘机南撤,但已经士气低落,部伍混乱。唐肃宗派遣宦官鱼朝恩前往督战,但鱼朝恩却没有任何指挥能力,只会苛责将士,甚至杀die了一些抱怨的士兵。这样一来,唐军更加失去了斗志和信心。
 
  史思明趁机率领十三万精锐骑兵,在冷陉山南面设下埋伏。他分兵三路,左路由田承嗣率领三万人攻击唐军左翼;右路由蔡希德率领三万人攻击唐军右翼;中路由史思明亲自率领七万人攻击唐军中央。他的计划是先打乱唐军的阵型,然后包围歼灭。
 
  唐军在冷陉山布阵,由郭子仪、鲁炅、李奂、许叔冀、李嗣业、季广琛、崔光远和董秦八位将领各领一路。其中郭子仪为主帅,率领中央主力;鲁炅为副帅,率领左翼;李奂为副帅,率领右翼。其他五位将领分别为左右两翼的支援部队。
 
  双方在冷陉山展开了激战。田承嗣和蔡希德分别攻击唐军左右两翼,试图打开缺口。但唐军左右两翼都有支援部队相助,抵挡住了叛军的进攻。史思明则亲自率领中路大军,向郭子仪所部发起了猛烈的冲锋。
 
  郭子仪是唐朝名将,曾经在安史之乱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他见史思明来势汹汹,不敢轻敌,命令弓弩手和投石手先行射击,然后命令步兵和骑兵迎战。他自己则身披铠甲,手持长枪,在阵前指挥作战唐军在冷陉之战中惨败,损失了两万八千精兵,其中包括幽州大都督孙佺和左威卫将军周以悌等多位将领。这场战役是唐朝史上最大的屈辱之一,也是契丹和奚族崛起的契机。
 
  唐军的失败,使得唐朝在东北地区的统治受到了严重的动摇。契丹和奚族趁机扩张势力,攻占了唐朝的多个边郡,如营州、平州、燕州等。他们还与东突厥、渤海国等邻国结盟,对抗唐朝的进攻。
 
  唐朝为了收复失地,曾经多次派兵征讨契丹和奚族,但都没有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其中最有名的一次是唐玄宗开元二十年(732年),唐朝派遣李光弼、李林甫、安禄山等名将率领十万大军,在范阳(今河北涿州)与契丹和奚族交战,史称范阳之战。这场战役虽然打败了契丹和奚族,但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唐军伤die过半,李林甫更是因此而die。
 
  冷陉之战后,唐朝在东北地区的影响力逐渐减弱,而契丹和奚族则逐渐壮大。他们不仅在政治上建立了自己的可汗国,而且在文化上也有了自己的特色。他们吸收了汉文化和突厥文化的精华,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和艺术。他们还在军事上不断进步,发展出了自己的战术和武器。他们成为了东北地区最强大的民族之一,对后来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标题:唐朝史上最大的屈辱:邺城之战,六十万唐军惨遭万燕军屠戮
 
  来源:禾火火爱影视百家号

来源:禾火火爱影视百家号 关键字:唐朝,史上,最大,屈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立即删除!
湖畔简历库(www.hupian.cn)致力于高质量知识类免费分享,持续提供有价值的内容,让知识获取更便捷!

上一篇:八路军老兵王汝林:日本兵俘虏全用刺x挑了!我不给他们优待! 下一篇:日本岐阜县隐瞒水源地有机氟化物超标 部分超标水仍在向市民供应

发表评论